一句话破解致命腹泻疑团
一个小小的腹泻里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让我们深感:行医,如履薄冰。
腹泻在我们这个海滨城市很常见,特别是在夏季,外地游客来宁波,怎能抵挡住鲜美无比的东海海鲜的诱惑呢?餐桌上常摆满海鲜,客人尽兴之余,多因胃肠不适到医院看急诊。所以,晚上10时左右,医院的急诊科是腹泻病人的就诊高峰。一般开点药或输点液就可以搞定。但在我们认为司空见惯的腹泻中,有时会潜伏着巨大危险,一不小心麻烦就找上门来。
某日,一位36岁女士因腹泻五六次,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她没有明显的发热等其他不适,稀便,无黏液脓血等,病情稳定,以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史。自用黄连素后症状不见好转,感到特别累,希望输液。该病人经熟人介绍,向接诊医生提出住院的请求,恰好消化科床位不紧,就给她安排住在消化科。
谁也没有想到,死神突然降临!第二天早晨6时多,病房里开始忙碌起来。突然其中一间病房里传来一阵急切的呼叫,医生和护士飞奔过去,发现昨晚刚入院的这位腹泻患者躺在床上,心跳呼吸停止,隔壁床的患者们都惊呆了。医生护士马不停蹄地实施抢救:心外按压、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然而,无论怎么努力,三个多小时的抢救依然没能挽回这位年轻的生命。
这下可不得了,病人的大批家属赶到,哭声、骂声此起彼伏。换位想一想,病人家属心生怨气合理啊:一位30多岁的女士,只因腹泻就不明不白地死去,换作谁也无法接受。这时医务人员心中的巨大压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有时我想,医生一辈子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考验,如果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没有坚定的行医信念,还是不要从医的好。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家属想知道,我们更想知道。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中午就组织召开了全院专家讨论会。由于患者入院不到12个小时,资料尚不完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无论专家们怎么努力,却始终没有发现让人信服的线索。就在大家感到非常无助、准备结束讨论时,主管医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他们俩夫妻关系好像不太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下意识大喊一句:“有了!”在座的专家们不解地望着我。“我怀疑他杀,我们一定要坚持尸体解剖。”我坚定地说。经过与家属反复沟通,最终同意做尸检。一周后结果出来了,结论是:大量雷公藤致死(注:雷公藤的有毒成分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坏死,中毒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不是主管医生那句不经意的嘀咕,如果没有做尸体解剖,不仅患者的冤屈得不到洗刷,医院面临的也不仅是经济上的巨额赔偿,更有永远无法弥补的声誉损失。
中国的急诊室非常繁忙,特别是在夜间有大量非急诊病人挤占急诊资源。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问病史不细,无法专心抢救重病人,会带来很多隐患。我觉得,面对汹涌的急诊病人,管理部门应合理安排急诊医生的工作强度,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其实会让病人受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