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陈潭秋烈士诞辰120周年
【烈士生平】
陈潭秋,名澄,字云先,号潭秋,1896年出生于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的一个教书兼务农的小康家庭。早年就读于陈氏族立私塾、县立黄州高小学堂、武昌省立一中。受五哥陈树三“三民主义”思想影响,追求革命,从小立志“正直为人,为民众办事终生”。1916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青年时期通过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接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潮。“五四”运动爆发后,与恽代英、林育南等积极组织武汉学生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并随武汉学生参观团到南京、上海学习、交流“学运”经验。通过在上海结识的董必武、李汉俊,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革命,并共商回汉兴学、办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
1920年8月,和董必武等人发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武汉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安源地委委员、武昌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代书记、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书记、中央巡视员、中央组织部秘书、顺直省委宣传部长、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秘书等职,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
期间,出席党的“三大”、“四大”、“五大”,并当选为“五届”、“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1933年4月,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马克思主义大学党班及高级班主任、福建省委书记。 1934年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2月任中央粮食人民委员。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斗争,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这期间,为传播马列主义和中共党的建设、解决中央苏区给养困境以及坚持苏区游击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9年6月,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在新疆工作期间,他谆谆告诫在新疆工作的我党同志,为确保新疆始终为中国领土,为维护国际援华抗日交通运输线和莫斯科至延安红色交通线畅通,为早日争取抗战胜利,为造福新疆各族人民,无论如何要坚持在新疆工作到最后。1942年夏,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公开反苏反共,他对在新疆工作的全体同志进行气节教育,要求大家做好随时可能被捕的思想准备,一旦被捕入狱,一定要保持共产党员的革命气节和立场。同年9月,被盛世才软禁。1943年2月被投入监狱,同年9月27日壮烈牺牲。因消息隔绝,在1945年6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仍被选举为中央委员。
(1)青年时代的陈潭秋亲眼目睹,农业凋敞,民不聊生,贫苦农民卖儿卖女,四处逃荒、尸横遍野的悲惨情景,暗下决心将浑浊世界的害虫除掉。
(2)1912年夏,陈潭秋从武汉省立一中放假回家,来到团风镇,刚一下船,正遇上团风镇上一个绰号叫活阎王的恶霸陈大狂领和个监工,手执皮鞭、劈头盖脑地抽打码头工人,强迫他们往船上装运沉重的粮包。
(3)装运工人蹒跚地移动着沉重的步履,不时有人被踢倒在地,挣扎着爬起来,伸直了腰,却又被那粮袋压得扑倒下去。有的工人脸上留着几条粗大的指印,鲜血往嘴角直流,他们艰难的吐着一大口鲜血之后,愤愤不平的诅咒活阎王。
(4)忽然,一个白发老人高声叫着:“卖报!卖报,今天的汉口新闻报、大汇报。”工人们有的停步细听,有的丢下粮包、向老人围拢过来,争看有些什么新闻。
(5)活阎王见此情景气急了,指使一名大个子监工去将白发老人的报纸抢来丢入江中。卖报老人死死抱着报袋,苦苦衷告,卖报老人与监工正扭成一团,互相争夺那报袋,陈潭秋大声嚷道:“住手!”。
(6)活阎王见是一个学生打份的少年,便满不在乎地说:“哪家的毛伢子,敢管我的闲事,给我滚开!”那个大个子监工狗仗人势,举手将皮鞭转向陈潭秋,陈潭秋眼明手快,顺手抓住皮鞭“……卖报宣传革命道理有什么错?你敢将报纸丢了,当心革命派要你的脑袋。”
(7)陈潭秋搀扶着卖报老汉,迈着坚定的步伐“卖报!卖报!汉口新闻报,大汇报,特大新闻,革命军又打胜仗了,好消息!好消息!”声音渐渐远去……从此,陈潭秋“英勇仗义,为民抗暴”的佳话在团风传开了。
(1)刘英来闽西南山区时,因为路上携带不方便,所以就没有棉衣,没想到山区条件这么艰苦,到冬天就冻得没有办法。刘英下意识缩了缩身子,加快了步伐向办公室走去。
(2)在办公处,陈潭秋见状,便把他自己身正穿的棉袄脱下来,送给刘英。
(3)望着只穿了几件破烂单衣过冬的陈潭秋,深感过意不去,也不肯收下,潭秋说:我是男同志,实在很冷了,就跑跑步运动运动,挺一下就过去了。
(4)晚上,刘英把陈潭秋送给她的棉衣请一个老乡改了一下穿在身上。
(5)刘英后来回忆说:“我在长征路上就穿着这件棉衣爬雪山过雪地,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在艰苦岁月里,全靠这件棉衣抗过了严寒,迎来了和暖的春天,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