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易漏诊、误诊,有的医师常把与它同样具有皮疹的水痘、风疹、幼儿急疹、麻疹、药疹等疾患混淆,为了更早更好地认识手足口病,现介绍怎样识别它们的病因、临床症状、皮疹表现等。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通常是柯萨奇病毒A16,有时为柯萨奇A5和A10,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型及柯萨奇病毒素A16型最常见,值得我们临床医师注意的是EV71型,它较易导致较重的临床症状及合并症,甚至个别的发生死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些病原主要经呼吸、肠道粪便以及手接触感染,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其中春季是发病高峰,6—9月更应注意可能蔓延,发病年龄3—5岁的小儿。
手足口病发生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炎症,感冒症状,如咽痛、咳嗽、发烧等不适,可持续6—8天,此时医师一定要观察手足口这些部位的皮疹,常见在口腔出现小疱疹、破裂而形成浅溃疡,双侧手背、指背、手的小指侧、手掌、足背、足底等部位,有时臀部也有皮疹,皮疹初为较小红色斑丘疹,很快变为小水疱,呈圆形或卵圆形,周围绕以红晕,数量不多,不融合,不易破,偶有痒感。该病少数患者较重,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单纯的手足口病血液化验可在正常范围,或白血球数量偏低,淋巴比例偏高,有合并症的患儿可以出现相应的化验异常。
手足口病皮疹特殊,易判断,但遇到不典型或复杂病例,一定要作详尽检查。
1.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可在病初及恢复期取患儿血清,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肠道病毒特异抗体,病初滴度与恢复期相比大于或等于4倍长高,即有诊断价值;2.疱液检查;3.组织病理检查。
手足口病重点需要与以下几类皮肤疾病鉴别:
水痘:皮疹是以躯干和面部为主,手足部较少,皮疹大,易破,破后可结痂,痒,皮疹常影响到除口外的眼、外阴黏膜。
口蹄病:又称足-口病,由柯萨奇A组病毒感染所致,该病畜是主要传染源,偶可传染于人。多发生在接触口蹄病动物后的成人及儿童,先发热,口腔疱疹,继双后足掌跖及手背、足背、手足指(趾)出现红斑、疱疹、伴口涎,病情重、病程长。
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常发夏季。好发口鼻、头及四肢外露部,有脓疱、脓痂,常伴附近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由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皮疹主要分布在面颊后蔓延至躯干、四肢,为水肿性红斑,几天后消退。
风疹:为风疹病毒引起,皮疹先颈部出现,后逐步发展至全身,为浅红针尖小斑疹,无水疱,伴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手足口病还应与幼儿急疹、猩红热、药疹等鉴别。
根据手足口病皮疹的特点,临床上必须结合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般经过正规科学治疗1-2周后逐渐痊愈,不易复发,如有合并症应住院治疗。本病目前尚无疫苗注射,应重在预防。